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好態度帶來好機緣

作者: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洪蘭   (Chugobear推介文章) 

學校有項辛苦的觀測工作,地點在中央山脈的深山中,大家都不願意去。有個學生去了,想不到在那裡,遇見了落難的登山隊女學生, 兩人一見鍾情,現在孩子都三歲了。每次看到他,我都感到人生的機緣妙不可言。有時萍水相逢會改變一生, 所以凡事不可太計較;不但要隨遇而安,且要任勞任怨,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誰在看著你。

我有個朋友原是某飯店的會計。有天一位先生進了電梯,她就很禮貌的跟那人打招呼問好,想不到 那位 先生伸手給了她一張名片,對她說: 「你若願意,可以來我公司工作。」 她看名片,那正是她夢寐以求的大公司,但她連想都沒想,就很直覺的回答:「現在不行,旺季是最忙的時候,要走也要等到淡季」。那人吃了一驚說:「好,我等你。」後來她過去那家公司做事,一直做到退休。退休時, 老闆告訴她,服務業最重要的是熱情和忠誠—她主動和客人打招呼,是有服務的熱情;沒有因為高薪而立刻跳槽,等旺季過了再走,這是忠誠。一個熱情而忠誠的人,值得等候。

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機緣。那時,我在學校報上看到一個徵求工讀生的廣告,就依著地址去應徵。因為留學生沒有車,我一路走過去。在某個超市附近,我看到有位太太一手提著 一加侖 牛奶、一手抱著剛買的菜,可能蔬菜裡有水,紙袋破了,裡面東西掉出來,就跑回超市去幫她拿紙袋。這位太太問我要去哪裡,她可順便載我一程,沒想到那竟是她先生的公司,我就順利拿到了這份工作。

我寫信回家跟父母說時,父親立刻回信,告訴我這麼順利找到工作是福分,叫我要感恩;做雇員要勤奮,不要計較勞力;工作時,臉上要有笑容,只要心存感恩,笑容就會真誠。一個月後,我加薪了,雖然只有二十元,但那是我一個月的伙食費。暑假結束,我回學校去上課時,老闆叫我第二年再去;但是第二年我有獎學金不必打工,我寫信跟老闆說時,他還寄了一盒巧克力來,祝我好運。

這件事讓我了解,在職場中最重要的是工作態度與職場倫理;學識固然重要,但是知識可以學,態度卻不易改。在職場,大家最怕的是愛計較的人,因為只要有一個人計較,其他的人都開始計較,團隊就垮了。

現在十二年國教要施行了,每個父母都很緊張,其實父母只要把眼光放遠,就不必擔心。你孩子出社會所要用到的知識現在還未發明,試想,三年前,有誰知道什麼叫「雲端」? 人只要有學習的能力,隨時可以學新知;但若是沒有做人的品德和敬業的態度,再好的工作也做不久。念明星學校,說穿了,是父母的面子問題; 看破這一點後,父母就不必這麼焦慮。人生很長,父母要在乎的不是孩子現在念哪所學校,而是他以後能否快樂的過一生,有機會把他想要做的事做出來。




2012年7月29日 星期日

不傷害人的十二種批評方式

(本文轉載傑克.葛瑞芬新書《最近,你為公司做了什麼》,由大是文化出版)

全文網址: 不傷害人的十二種批評方式 - 最近,你為公司做了什麼 - 全球書選 - udn全球觀察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401867#ixzz22boqxY3Z
 


【前言】
作者傑克.葛瑞芬擔任企業顧問多年,要告訴你:這年頭想靠跳槽加薪?有點危險,你不該兩年跳槽三次,但留在目前的公司,你才可能兩年加薪三次、知己知彼爭取好職缺。首先你要學會用企業語言說:「我幫公司賺了多少錢?省了多少錢?

具創意的批評比言不由衷的讚美,更有利於和諧關係。當然,讚美別人遠比批評別人容易,可是真正有建設性的批評,往往更有幫助。

讚美也要小心可能的弊病
  避免流露言不由衷或譏誚嘲諷的樣子,讚美就要全心全意。

  永遠不要露出紆尊降貴的姿態,或用睥睨的態度與同事、部屬說話。避免說出這種吃驚的話:「這真的是你做的?真讓我跌破眼鏡!」

  言詞要明確,不要曖昧不清,否則顯得很沒誠意,你要盡可能說得具體。別說:
「這件事你做得太棒了!」改說:「你把週轉時間縮短了半個小時,真是意義重大。」多用動詞與名詞,少用形容詞和副詞。

  避免讓人感覺你在拍主管馬屁,所以要讚美主管,最好等他有了具體成就時,再向他道賀。

不傷害人的十二種批評方式:
當你覺得需要批評別人時,先深呼吸、暫停一下,開口以前先快速查驗一下現實情況到底為何

  所有的批評都應該對事不對人,你可以批評某項議題、專案、行動或結果,可是千萬不要批評某個人的本質、態度或性格

  出言批評前,先確定一下眼前狀況是否真的需要批評,問問自己:「這件事真的值得批評嗎?」

  批評以前,先想清楚眼前情況是否能夠改善或矯正?如果批評也於事無補,乾脆閉嘴

  開口批評前,務必先取得別人同意,「你願意聽聽我對這件事的想法嗎?

  選擇恰當的時間和地點。千萬不要在他人面前批評任何人,以免引起當事人的尷尬。你可以先和對方約個時間,「約翰,我想和你討論一件事情,你什麼時候有空,可以讓我們坐下來好好談談嗎?

  以實質內容佐證批評。批評時忌諱語焉不詳,你要講出具體的問題、事件、行動,「馬克,我希望我們都能更加主動協助顧客。下一次你站在業務前線時,至少要主動向三個顧客提問:『您需要幫忙嗎?』」

  準備好幾個有用的選擇方案,在你破壞的同時,永遠要建設,「這個方法對我們不管用,因為花費太多時間。我們來試試看別的辦法….

  用友善的口吻,不要用命令的語氣,例如:你必須、你一定要,你可以這麼說:「約翰,我覺得你會發現,直接這樣做的效果比較好。」

  可能的話,用褒獎來沖淡批評。避免讓對方聽了你的批評後,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你確實解決了前面兩個問題,不過第三個問題還是存在,我們來檢討一下有沒有替代方案。

  不要連續砲轟對方,一次只針對一個問題發言。「最重要的是把~~~弄好。一旦這個搞定了,我們就能收拾其他項目。」

  不要批評完就一走了之,事後你要給予正面回饋,包括讚美、恭賀與感謝,「比爾,謝謝你做的這些改變,效果真的很棒!我們至少提升了二%的業績。」

  不要口出威脅或揚言會有可怕後果。這並不表示你應該避免批評某件事可能帶來的後果,也不表示你應該盡量大事化小或粉飾太平。你要做的是保持客觀與就事論事,批評永遠要對事不對人。「我們在某幾個部分仍然有問題,現在大家坐下來討論,把這些問題一個一個解決掉。」



小心!非當季水果反成了問題水果?


非當季水果反成了有毒水果   (Steve提供)

一位多年從事水果生意的水果商告訴記者,很多非當季水果都是用一些化學物質催熟、保鮮的,
在這個過程中,一些非當季水果反而成了'問題水果'
四種常見的問題水果,消費者注意不要誤食:

草莓:中間有空心、形狀不規則又碩大的草莓,一般是激素過量所致。
草莓用了催熟劑或其他激素類藥後生長期變短,顏色也新鮮了,但果味卻變淡了。

香蕉:為了讓香蕉表皮變得嫩黃好看,有的不法商販用二氧化硫來催熟,
但果肉吃上去仍是硬硬的,一點也不甜。二氧化硫對人體是有害的。
西瓜:超標準地使用催熟劑、膨大劑及劇毒農藥,從而使西瓜帶毒。
這種西瓜皮上的條紋不均勻,切開瓜瓤特別鮮,可瓜子卻是白色的,吃完嘴裡有異味。

葡萄一些不法商販和果農使用催熟劑———乙烯利。
使用者把乙烯利用水按比例稀釋,將沒有成熟的青葡萄放入稀釋液中浸濕,
 一兩 天青葡萄就變成紫葡萄。
這位水果商告誡消費者,如果可能最好少買非當季水果,應當多買時令水果。 
下表簡介幾種常見水果的盛產期,供大家參考:

水果
桶柑
草莓
枇杷
鳳梨
香蕉
蓮霧
西瓜
芒果
荔枝
開始期
1月初
2月初
2月底
3月底
3月底
4月中
4月中
4月中
5中初
結束期
3月底
4月中
5月初
7月初
9月初
6月底
7月中
7月底
6月底
 
百香果
桃子
柿子
木瓜
柳橙
 
 
開始期
5月底
5月初
月初
月初
12月初
1月初
月初
1月初
7月初
11月中
結束期
7月中
8月中
11月中
11月中
翌年3
3月底
12月中
2月初
9月初
12月中

此外請注意: 
用鹽清洗蔬果反而會讓農藥更穩定而更糟糕 ''是氯化鈉,
用鹽清洗蔬果反而會讓農藥更穩定而更糟糕。
同時建議不論清洗蔬菜或水果可以先用清水清洗一遍後,
第二次清洗時在水中加入少許低筋麵粉清洗蔬果確實可以去除農藥

有一位在檢驗局做檢驗的人說:''的成份是會穩定農藥的。
把蔬菜在室溫下放半天再用清水多沖洗就可以了。
文英阿姨那個健康低鈉鹽的廣告:'精鹽是用來洗菜的'是錯誤的

食工系的老師說:
精鹽會使農藥的化學鍵更穩定,那蔬菜上殘留的農藥就會鎖在蔬菜上。
所以要把蔬菜上的農藥去除,只要用清水多沖洗幾次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加鹽巴下去洗菜......

在一堂營養學課堂,授課者為一位台北醫學院的教授(目前也是醫院的臨床營養師),她即強烈的批評這個廣告會對大家的健康帶來為害,卻搞不懂為何無人制止,因為已發生相當多臨床上的病例,難道又是財團的金錢掛勾勒.... 
語重心長的說出來,是真正希望大家有最正確的醫學常識。 





醋泡薑---百病不來身體強(IH)(TW)
但要注意兩點:不要在秋天吃,不在晚上吃。

這個健康故事是國醫大師路志正的——《我的健康中來》,九十多歲的路老現在還堅持在一週三個上午的門診,平時還有開會和一些保健工作,更讓人稱奇的是他的體檢報告顯示,他的血管彈性跟四、五十歲的健康男子是一樣的,這讓我們無法想像,是什麼樣的養生方法能讓路老的身體保養的這麼好呢?

他告訴一個很簡單的養生方法,每天早上吃三片用醋浸過的生薑。

他身體一直不好的原因就是因為脾胃不好,稍吃多點或吃點不容易消化的東西,胃就難受,有時候吃個玉米、雪糕第二天舌苔就會白膩,一到秋冬天更容易胃疼,我雖然很注意胃的保暖,但還是防不勝防,胃不好吸收就不好,身體的吸收和付出無法得到平衡,時不時就會生一次病。

第一天吃醋薑時,還是感到有點辣有點酸,我就和饅頭一起嚼著吃,再怎麼難吃也就三片嘛,效果不是特別明顯,第二天就有效果,本來不太會餓的胃,第二天十點就開始餓了,胃有動力了,比冬天吃阿膠時效果更明顯,而且吃阿膠一個星期後胃就又開始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後來在網上看到過,脾胃虛弱的,阿膠比較厚膩,不容易吸收,反而增加胃的負擔。

往年到夏天胃口常常不開,不想吃飯,今年夏天胃總是在十點半就餓了,也就不存在胃口不開的問題。

薑是有去濕發散作用的,這個小小的生薑,作用真不可小覷。

生薑浸醋的做法:

1
、先把生薑切成薄片。最好使用鮮姜,鮮姜有非常好的藥用功效,還可以增強血液迴圈、促進消化。薑片不用切得太厚,不用去皮,但一定要切得均勻。

2
、把切好的薑放到瓶子 ,隨後把米醋倒入瓶 ,注意,這個瓶子一定要洗乾淨,瓶子 面不能有油,以免生薑變質;米醋一定要沒過薑片,不能讓薑片露出來,隨後把這瓶用米醋泡的薑片放到冰箱的冷藏室 儲存。

一週以後就可以每天吃2~4片鮮薑,有非常好的降血脂、輔助治療關節炎的作用。長期服用,延年益壽,北京90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路志正老先生用此法40年,內臟功能、記憶力、精力相當於40歲的中年人。


七種大病之前的小症狀


種大病之前的小症狀  (Steve提供)


1.
明顯消瘦    癡呆症

俗諺有錢難買老來瘦,故劉大媽 3 年前體重 逐減時沒有絲毫憂慮,反而有一 
慶幸之感。可不久後,卻陸續 出現了一些不太正常的變化, 如:忘性大。經常丟三落四;嘮叨,說話詞不達意:走在街上, 明明是熟人卻叫不出對方的名 字:到市場買菜,挺簡單的賬算起來也很費力,甚至根本算不 ……家人不敢懈怠,帶她到醫 院檢查,醫生在診斷書上赫然寫下了早老性癡呆症幾個字。


[
專家分析]
有錢難買老來瘦是民間頗為流行的說法,醫學專家卻持否定態 度。研究發現,6070 之間的老年人,肌肉開始萎縮。 男性每10 萎縮 4%,女性可達  6%。為求健康 長壽,必須保持體重穩定,老年 人消瘦不僅無益于健康,還可能 是多種疾患的信號,如:惡性腫 瘤、結核病、胃病、糖尿病、甲 亢、營養不良等。美國通過對近500 女性癡呆症患者的病歷研究,發 現這些患者在沒有患病的2130 之間,體重都保持穩定,以後差不多都出現了體重明顯下降的狀 況,被確診為癡呆症前10 左右往往有體重下降 5公斤以上的經歷。專家的解釋是,癡呆症早期 即可損害病人的嗅覺與創造力, 當嗅覺減退後,聞不到食物的香味,就沒有胃口,導致食量下 降,體重怎能不下降呢?


[
溫馨提示]
體重銳減可能是癡呆症的一個早期信號,如果你不是有意識地改變飲 食習慣,當體重在 10周左右減輕 5公斤以上時, 你就該到醫院看醫生了。



2.
聲音沙啞    喉癌

不少人對聲音沙啞掉以輕心,以為讓嗓子休息一下就沒事了, 歐陽 老師就是其中之一。他從教20 年,對煙酒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感情。半個月前,他講課時發聲費力、沙啞,自認為是用嗓過度所 致,便用膨大海泡茶飲用。可是 過了多月,嗓子越來越糟,甚至到了發不出聲音的地步。這時, 他才感到問題的嚴重性,遂到醫 院看了專家。專家檢查後發現他的聲帶上長了一個東西,經病理 科大夫確認為癌變,所幸還處於 早期,經手術切除而痊癒。


[
專家分析]
引起聲音沙啞的原因很多,如:說話太多、發聲過度、聲帶小結或聲 帶疤痕等,還有喉癌的偷 襲。在喉癌的早期階段,只 有聲帶增厚,或韌帶受累,引起 聲帶震動異常, 相應出現程度不同的沙啞症狀。這個時期恰是治療的最佳時機,可收到到病除的效果,且不會失去嗓音。遺憾的是,由於不痛也不癢。絕大多數病人沒有想到 災難已經臨身,只是用含片或膨 大海茶來緩解症狀。待到病情嚴 重時,往往已進入中晚期,動手 術即使能挽救生命,也須做全喉 切除,著名相聲演員李文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溫馨提示]
50
歲以上有煙酒嗜好的男性,若嗓音不明原因的沙啞2 或以上,應警惕喉癌發生,應立 即就醫,不可拖延。



3.
聞不出味    中風

趙老先生患高血壓多年,一直服用降壓藥治療,血壓控制得不錯。這天接 到兒子的一個電話,說孫子得了 結核病。 趙老 先生不由得心頭一緊,接下來就覺得鼻子不太對勁,喝茶時聞不出茶香味。老伴是一名退休護士,覺得不好,催他立即上醫院,磁共振檢查發現腦部有小片出血灶 —— 趙老 先生中風了!


[
專家分析]
聞不出味,醫學上稱為嗅覺消失,主要與疾病導致嗅神經受損有關, 如慢性鼻炎、嗅神經萎縮或顱內 腫瘤壓迫等。不過,千萬不要忽略了出血性中風,即俗稱的腦溢血。趙老先生患有高血壓,聽到 孫子患病的消息,情緒突然緊 張,致使血壓驟然升高,造成腦 血管破裂而出血:在腦出血的早期,出血量較少,僅僅壓迫了嗅 神經,故沒有口眼歪斜、半身不 遂等嚴重症狀,只是聞不出氣味 而已。一般人會不當一回事,而 趙老先生的老伴懂得醫學知識, 故能早期得到診治,避免了病情 的惡化,可謂不幸中之大幸。


[
溫馨提示]
高血壓患者要注意保持情緒穩定,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哪怕是聞不出 氣味這樣的小症狀,也要及時就 醫。



4.
呃逆(打嗝)  與心肌梗死

呃逆俗稱打嗝,往往與胃部受涼或情緒波動有關,喝點熱開水或 休息片刻即可停息。可剛過 天命之年的郭師傅卻是一個例外,一天上班時他突發呃逆,經 休息、飲用熱開水等措施處理, 卻無絲毫好轉跡象:後被工友送 入醫院急診科,心電圖顯示下壁心肌梗死,經醫生搶救脫險。


 [
專家分析]
心肌梗死是心臟病患者最危險的併發症,通常有心絞痛、大汗淋漓、 呼吸困難等伴隨症狀。但有少數 患者( 郭師傅僅僅表現為呃逆不止,乃因壞死心肌刺激了膈肌,引起膈肌痙攣所致。


[
溫馨提示]
中老年人特別是心臟病患者,如果突發呃逆不止,務必警惕心肌梗 死,須及時到醫院做心電圖檢 查,以免猝死悲劇發生。



5.
小腿抽筋    動脈硬化

供職於一家合資企業的章工程師50 歲,身材雖清瘦但精力旺盛。近 幾個月來,他常感到小腿有些疼 痛,還時不時出現抽筋的現象, 頗令他不安。聽人說這是缺鈣的 表現,於是,購買了鈣劑服用, 遺憾的是,始終見不到效果,小 腿疼痛抽筋依舊。他沒輒了,不 得已走進了醫院。出乎他意料的 是,醫生診斷其並非缺鈣,而是 動脈硬化導致腿部血供障礙所引 起的 “缺血性痙攣


 [
專家分析]
缺鈣確能引起腓腸肌痙攣,導致小腿抽筋。但不可將小腿抽筋全部歸 咎於缺鈣。其他疾病,如下肢動 脈硬化也可產生這樣的惡果。因為下肢動脈硬化後,引起迴圈障礙,小腿肌肉由於缺血而發生痙 攣,抽筋疼痛等症狀也就應運 而生了。


[
溫馨提示]
中老年人發生腿痛抽筋,不要簡單地歸咎於缺鈣,還可能與常見的動 脈硬化有關,究竟是哪一種原因 應請教醫生,隨便聽信、盲從他人或自己想當然行事都是錯誤 的。


6.
肛門瘙癢    直腸癌

已在大學講壇上站了整整 30個春 秋的華 教授,3 多月前突發肛門瘙癢。由於他忙於教學與學術研究,難以抽身, 一直未去醫院檢查。在一個偶然 場合他遇見一位現在是外科大夫的中學同學,順便談了自己的情 況。同學讓他不要大意,有空時 去醫院檢查一下。在門診,只做了一項極其簡單的檢查——肛門 指檢,診斷就出來了, 華教授患了直腸癌,幸好,還不算太晚。


[
專家分析]
肛門瘙癢的病人不少見。原因也很多,如:肛周濕疹、皮炎、蟯蟲侵 犯等,但不可忽略直腸腫瘤,特 別是肛門奇癢者。據俄羅斯學者夏波耶夫調查,將近一半的直腸 癌患者出現過肛周瘙癢,原因尚 不清楚,可能是癌組織產生的特 殊物質刺激肛門所致。


[
溫馨提示]
肛門奇癢很可能是直腸癌或乙狀結腸癌的早期表現, 絕對不可憑自己的一星半點醫學 知識來自我 診治


7.
低血壓    帕金森病

當你感覺身體發僵、走路時手臂不擺動時,你是不是以為是正常的衰 老現象,還會發出一聲廉頗老 的感歎?當你的血壓長期處 於低水準狀態,你是不是以為自 己今生不會遭受高血壓之害而暗 自慶倖?如果是,你就錯了為這些症狀表明 帕金森病已經盯上你了。


[
專家分析]
帕金森病是一種發生於中老年人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輕者手腳顫 抖,重則行動困難,甚至生活完 全不能自理。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就是因患上此病而永遠地告別了 他畢生追求的數學研究事業。帕 金森病一般起病年齡在55 上,發病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 大。除了嗅覺異常、身體僵硬、 走路時手臂不擺動等前期症狀 外,老年人的血壓值長期處於低 水準,也是帕金森病的一個預警 信號。


[
溫馨提示]
年滿65 及以上者,如果血壓長期處於110/50毫米汞柱左右,便很可能患上了帕金森病,應及早防治才是。